歷史沿革
2001年順利完成了農村電網改造;2002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發展鄉鎮企業先進單位,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先進單位,安全生產先進集體;2003年被縣人民政府評為道路交通整治先進單位;2004年通過了州人民政府對“兩基”工作的檢查驗收;2005年成功試種烤菸600畝,實現養蠶產繭300擔,被縣委、縣政府評為蠶桑生產先進集體,“兩基”工作通過了省州人民政府的檢查驗收,並發行了《石龍鄉志》。
2014年2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冕寧縣撤銷彝海鄉,設立彝海鎮,轄原彝海鄉所屬行政區域;撤銷石龍鄉,設立石龍鎮,轄原石龍鄉所屬行政區域;撤銷回龍鄉,設立回龍鎮,轄原回龍鄉所屬行政區域。
經濟建設
石龍鄉共和村黨支部書記胡孝發、黨員柏興榮等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從市長鬍曉劍手中接過了紅彤彤的榮譽證書和嶄新的彩電,他們高興地表示將繼續加大種桑養蠶發展力度,力爭拿到更大的獎項。
石龍鄉黨委政府在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2004和2005兩個1號檔案精神和都勻市八屆九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的同時,加快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步伐。從廣西引進了種桑養蠶項目。開始一些民眾認為石龍鄉從未種過桑養過蠶,能不能夠“得吃”,還是一個大大的問號,都不願意吃螃蟹。於是鄉黨委政府組織該鄉部分黨員和想謀發展的進步青年農民到廣西“取經”,大大激發了他們種桑養蠶的積極性。共和村黨支部書記胡孝發不但自己率先帶頭乾,養蠶3.5張,收入2078元,還主動幫助民眾解決一些實際難題,其中普通農民莫躍昌在鄉黨委政府和村支兩委的大力幫助下,2005年養蠶種9.25張,總產量為794.5斤,純收入達6219.5元,成為全鄉“種桑養蠶第一戶”。獲得鄉黨委、政府獎勵29寸的大彩電一台。同時共和、新龍等村湧現出了湯廷勛、柏興榮、耿文發等一批黨員種桑養蠶致富帶頭人,還成立了石龍鄉種桑養蠶協會。該鄉已試種200多畝,獲得了畝均收入1000多元的良好經濟效益,為民眾找到了一條快速致富的好門路。12月21日,石龍鄉黨委、政府召開種桑養蠶獎勵兌現表彰大會,對全鄉93戶種桑養蠶戶予以了隆重表彰和重獎。
為了把該產業做大做強,12月,鄉黨委政府又組織鄉機關全體幹部,利用節假日義務為民眾育苗80餘畝,為700多戶農戶2500畝桑園免費提供了優質桑苗,為民眾節約苗木款近50萬元。該鄉的目標是08年發展3000畝,09年發展5000畝,10年實現10000畝,力爭3年內把石龍鄉打造成萬畝桑蠶之鄉,實現農民年人均增收2000元。
在2008年12月21日的全鄉種桑養蠶獎勵兌現表彰大會上,該鄉黨委書記王秉明表示:在今後的一段時間內,石龍鄉不但要把桑蠶產業做大做強,而且還要繼續搶抓西部大開發、新時期的扶貧攻堅、中央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扶持政策和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等四大機遇,著力培植以生產蠶繭為龍頭的桑蠶產業,以生產板栗為龍頭的經果產為到生產仔豬為龍頭的畜牧產業等三大產業,力爭把石龍打造成“萬畝桑蠶之鄉”、“萬畝板栗之鄉”、“仔豬生產大鄉”。
建設措施
石龍鄉以開展機關行政效能建設為契機,主動適應新形勢下的會議需求,著力於從會議紀律、時間、地點、內容、形式等方面推進會風轉變,切實增強會議的參與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是嚴肅會議紀律。專門設立會議遲到人員簽到冊,對遲到會議人員實行考核掛鈎、獎懲兌現。
二是調整會議時間。對一般性例會,時間控制在1小時以內,對較大型的會議,時間控制在2小時以內,對全鄉性大型會議時間不超過3個小時。
三是改變會議地點。凡不是必須在鄉上召開的會議一律轉為到村上召開,了解村上實際存在的問題和民眾所急、所需、所想、所盼,切實解決民眾的實際困難,節約村上支出。
四是精簡會議內容。會議只講要點、只安排工作、說實話、講短話、講有用的話,不講套話、空話、長話。
五是靈活會議形式。實行大會與小會、鄉會與村會、現場會與討論會、不同部門綜合會相結合的形式。
人口數據
石龍鄉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13954 |
男 | 7104 |
女 | 6850 |
家庭戶戶數 | 3227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13954 |
家庭戶男 | 7104 |
家庭戶女 | 6850 |
0-14歲(總) | 4487 |
0-14歲男 | 2330 |
0-14歲女 | 2157 |
15-64歲(總) | 8470 |
15-64歲男 | 4337 |
15-64歲女 | 4133 |
65歲及以上(總) | 997 |
65歲及以上男 | 437 |
65歲及以上女 | 560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13293 |